欢迎来到新疆循环农业网!
微信公众号
|

0993 - 2619922

新闻动态 · News center
多省市着重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化 综合利用率有效提升
来源:中国有机肥协会 | 作者:xjzqw888 | 发布时间: 2019-02-28 | 5055 次浏览 | 分享到: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 (2017—2020)》提出到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 %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到100%

在此基础上,各地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截至2018年年底,多地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河南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


  河南省2018年有力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河南省已配套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的规模养殖场达14092家,占河南省畜禽规模养殖场总数的88%,引导98万散养户“退出庭院、退出村庄、退出散养”,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

 

2018年,河南省狠抓项目示范,加大政策支持,创新模式机制,强力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绿色畜牧业,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其中,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超过预定目标任务6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预定目标任务7个百分点。同时,开封市尉氏县、焦作市温县、驻马店市的正阳县、泌阳县等20个新建或改造升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或处理体系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延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2%


  近几年,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逐步深入,延边州畜禽养殖业全面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将畜禽粪污“变废为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走出了一条养殖业、种植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带动了清洁能源的应用。目前,全州畜禽规模养殖场518,参加考核企业327,达到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标准建设的养殖场236家。全州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72.1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2%

 

河北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86.1%


  河北省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34个畜牧养殖大县为重点,突出资源化利用,创新循环模式,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6.1%、提高15个百分点,资源化利用率74.4%、提高9.4个百分点;加快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推广“秸秆农用十大模式”,提升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利用质量效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广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是广西农业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一年来,广西重点排查南流江、茅岭江和钦江等入海河流重点支流79条,关闭或搬迁了1万多家养殖场,同时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微生物+”生态养殖、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农药化肥减量。

 

  目前,全区有4449家畜禽规模养殖场通过认证,生态养殖比重达64.3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近6300万亩,有机循环农业推广面积累计达215万公顷。创建了5个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全力推广“果--畜”“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间套种+绿肥”等模式。

 

新疆畜禽粪污利用率达65%


新疆自治区2018年,全区96个县(市、区)如期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关闭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户)995个,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

 

全区累计完成2800余个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建设,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达到6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以上。

 

截至目前,位于自治区96个县(市、区)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城镇居民聚集区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已搬迁完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2019年,全区畜牧兽医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调整禁养区划定方案,推广适宜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技术工艺,重点加大对奶牛、生猪、肉牛规模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支持力度,探索南疆乡村散户养殖区、北疆牧业定居点粪污处理模式,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确保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8%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0%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达到100%